时间:2018-06-27 作者:卢厚壮
初见余亮,是在公司举办的十九大精神宣讲会上。一个精瘦的小伙子,全程端坐,青涩的脸上还带着些胡茬,却也添了一分沉稳。从场长谢博士口中得知,余亮是九二年出生,毕业后就从湖北过来海南,一直在罗牛山猪场。先前在南吕,后面就转来十万头,一直干着。场长说:“别看他话少,三年时间,从实习生干到现在的场长助理,余亮是个挺不错的小伙子。”
【养猪,是因为“倔”!】
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毕业,男生,湖北人——为什么会选择来海南工作,甚至是从事养猪这个行业?这是大多数人,包括父母、朋友都经常提的问题。他的回答很简单:“因为我是一个很倔的人。”
毕业前,余亮要完成一次实习。因缘际会,罗牛山也正在招收实习生,一直想来海南旅游的他,也想借着这个机会来看看。报名,录取,收拾行装,启程。余亮没想到,事情并没如他所想一般。
飞机落地,初到海南的余亮,开始畅想着接下来的美好的“游学”生活。但随着客车的前进,城市的繁华喧嚣逐渐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边郊的草木丛生时,他的“畅想”也戛然而止。客车停在了南吕猪场门口,余亮带着不安走进猪场。他发现,如此边远的猪场环境和他所想的并不一样,来报道的也只有自己一人……孤独与无力让他想过当即离开。“其实有想过当即离开。但是我从小就是一个很‘倔’的人,不干出点成绩就回去,不甘心!”余亮说道。
实习期间,余亮一直在前辈们的身边观察、学习,笔记记了一本又一本,勤勤恳恳。半年时间转瞬即逝,实习结束的余亮也即将踏上归途。“临别前,有位前辈问了我一个问题:‘你现在能把猪养好了不?’” 寂静的夜晚,简单的问题,复杂的情绪,原以为略有所成的余亮,默默在心里下了一个决定:养猪,还得继续!
毕业后,他回到了罗牛山。
【年轻人 ,苦点怕什么!】
回到猪场的余亮,还是从实习生干起。相同的是,白天还是跟着“前辈”认真学习,晚上利用空闲时间做笔记。不同的是,余亮不再满足“纸上谈兵”,他更希望亲手去做。但作为是实习生,很多与他专业相关的技术岗位,他还不能直接干。
“技术岗干不了,体力活我总能亲手干吧。”倔强的余亮并不打算放过任何能动手的机会,哪怕是——卸饲料。“还记得第一次卸饲料的时候,卸完一车后累的连腰都直不起来。”一袋饲料40公斤,一车近800袋的饲料,对于只有50公斤重的余亮而言卸饲料的工作明显是吃力的。身体吃不消的余亮打算另辟蹊径,寻找其他能动手的活儿。王子胜场长的一句话,让他醍醐灌顶:“年轻人,苦点累点怕什么?” 余亮说:“卸饲料是最基本的工作,虽然没有要求每个员工都要卸饲料,但是连卸饲料都做不好,轻言放弃,还能将什么工作办好?”每天清晨与傍晚,他都主动操练自己,遇到卸饲料的时候,他也不再退缩,慢慢的,卸一车饲料基本无压力。
苦心志,劳筋骨——这是每一位成大事者的必经之路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——万事起于忽微,量变才会引发质变,工作如此,做人亦是如此。余亮仔细品味王场长的话,后来的他也在实践着他的感悟。
【在奋斗中体味幸福!】
单个车间技术的学习,是每一位技术员的必修课,但余亮并不满足于此,做个全面的猪场技术员才是他的目标。无论是闲时与同事的交流,还是工作时听讲的笔记,他都十分认真,生怕有所错漏。最绝的,莫过于“顶班”。
偶然的一次,余亮为一个休假的同事顶班,顶班的过程中,余亮发现能学到的东西不少,不仅有前辈的经验教学,更能亲自动手。于是,他积极顶班——后备舍、配种车间、产仔车间、保育车间、育肥车间、公猪站采精及测定等等,余亮都顶过班,也正是在顶班的过程中,他基本把每个车间关键核心点、注意的事项及操作流程都学会了。
为了实现“目标”,他不放过任何学习机会。因为十万头猪场用的是美国华特希尔的垂直通风系统,建场完毕后员工有机会到美国参观学习。为能更好的与美方交流,余亮购买了相关书籍:技术类、日常交流类以及英文辞典,将与技术相关的英文术语背熟,熟读日常交流语句,尽自己的能力将准备做好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,从美国学习回来的余亮,操作场里的机器设备更加得心应手,并能举一反三,将设备设置成与海南气候匹配的参数,让设备发挥最大功效。
幸福是奋斗出来的。余亮说:“工作越累,往往代表学到的东西越多。”一个流程要点的熟知、一项技术的掌握、一次学习机会的获得……于余亮而言,这些就是他的“幸福”。
笔者记——
现时的余亮尚未有令人称赞的成就,但他有年轻一代难得的坚毅,有脚踏实地的肯干态度,更有昂扬向上的奋斗精神,这些,便能让他未来可期,也值得每一位新时代罗牛山人学习。